式中,ι=(L—L。)/p,ιo为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ρ=206 265s/rad;酉圈曲率半径椭球第一偏心率e=2α-α2;辅助变量t=tgB;辅助变量η=e′cosB;椭圆第二偏心率分别为参考椭球的长短半径);扁率α=(a-b)/a;X为赤道至纬度为B的平行圈的子午线弧长,其计算公式为
4.2平面坐标转换
平面坐标转换的目的就是将高斯平面坐标(X84、Y84)转换为当地国家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下的高斯平面坐标。本文设计了一种平均转轴相似转换法。以转换为北京54坐标系中的(X54、Y54)为例,说明该方法的实现过程。
首先,根据公共点分别在WGS84坐标系和北京54坐标系中的高斯平面坐标,求出公共点在两个坐标系中同一边的方位角之差△a和长度比例系数k。然后,按下式计算任一点在北京54坐标系中的坐标。
式中:xo,yo分别为公共点在北京54中重心坐标;x′,y′o,分别为公共点在WGS84中重心坐标;k为同一边在北京54与WGS84中的边长之比,当有两条以上公共边时,分别求出,取平均值;△Aa为同一边在北京54与WGS84中的方位角之差,△a=a54一a84,当有两个以上公共点时,分别求出,取平均值。
4.3生成空间交换格式矢量数据
野外用GPS-PDA采集调查对象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该数据是一个自定义的格式,经处理后,将定位数据和属性数据融合生成符合要求的空间矢量数据标准交换格式。这种标准格式的矢量数据文件由6部分组成:文件头、要素类型参数、属性数据结构、几何图形数据注记和属性数据。
5 应用实例
选取联想天玑XP208型PDA和NAVMAN GPS1010型CF卡式GPS接收设备,用自主开发的数据采集系统记录GPS定位信息和属性数据。
开机运行主程序,进入主界面,代码设置和参数设置完成后,进入测量界面。首先,选择测量模式,对于不规则地物一般采用“连续测量”模式,规则地物采用“间断测量”模式。然后,点击测量键,开始测量并记录数据。默认观测时间10 s,系统响铃提示,按暂停键结束该点观测数据的记录。此时,在PDA屏幕上显示出测得的第1点。同时在迁站过程中,GPS接收机继续保持跟踪卫星,在下一个待测点上,按测量键继续记录,按暂停键结束该点观测数据的记录。依次测得余下的点并显示。如果此时输入属性,则点击输入属性键后.用“笔”在该图斑中点任意一点,弹出对话框。选择地物要素后,自动弹出图斑的属性录入界面。实地测量结果如图3所示。
结语
通过本设计方法,可以将GPS定位导航信息从GPS接收机完整接收,经过坐标变换后存储为空间矢量交换格式;处理后的空间数据可以为其他应用系统,如各种GIS、RS、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l011 System)等使用,实现在车载导航、智能交通、野外勘探、旅游等方面的应用。本文所讲述的例子是在有线串口上实现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采用其他接口方式来实现GPS与PDA的互连,比如红外接口、蓝牙技术等。通过适当地修改,可以方便地应用到其中。
-- 原文链接: http://www.c114.net/technic/ZZHtml_20068/T20068141455716805-1.shtml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